在线客服| 人才招聘| 分行网站| 子公司

消费者权益保护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模块 >  便捷服务 >  权益保护 >  消费者权益保护

厦门银行2019年消费者权益保护集中宣传周——以消费者为中心优化服务

一、保障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保障金融消费者财产安全权

 (二)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

 (三)保障金融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四)保障金融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五)保障金融消费者依法求偿权

 (六)保障金融消费者受教育权

(七)保障金融消费者受尊重权

 (八)保障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权

二、销售误导行为的表现形式:

1、如夸大保险责任或保险产品收益、虚假宣传、以其他金融产品的名义销售保险产品等欺骗行为;

2、隐瞒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提前解除人身保险合同可能产生的损失、万能保险和投资连结保险费用扣除情况、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保单利益的不确定性等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的行为;

3、阻碍投保人履行保险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或以利诱、唆使等不当引导方式,诱导投保人不履行保险法规定的如实告知义务;

4、对保险产品的不确定利益承诺保证收益等其他销售误导行为。

消费者需要防范保险销售误导风险,增强识别风险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金融知识之用卡安全

1、收到银行卡后,应及时在卡片背面签名;

2、保管好银行卡密码等个人金融信息;

3、尽量开通交易短信,对于有疑义的交易或提示短信,及时与客服中心进行确认;

4、妥善保管银行卡,不出租、出借、出售本人银行卡;身份证件与卡片注意分开存放;如发现卡片丢失或被盗,立即联系发卡银行并办理挂失手续;

5、刷卡时不要让卡片离开视线范围;

6、要通过银行正规管道申请信用卡,不要通过中介机构或他人转交;

7、认真阅读信用卡申请表背面领用协议内容,了解自己的权利及义务;

8、信用卡套现是违法行为,勿使用信用卡进行套现交易。

 

四、金融知识之个人信息保护

(一)保护个人敏感信息

1.银行卡、证件信息、手机号、支取密码、支付密码(包括交易时发送的短信验证码),是操作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业务验证交易的主要信息之一,切勿随意将相关信息留给他人或中介。

2.不要在任何社交网站透露自己的银行卡号、证件号、姓名、手机号等重要敏感信息。

3.不要随便在街头扫描二维码、填写问卷留下银行卡号、证件号、姓名、手机号等重要敏感信息。

4.不要在公共场合随便连接免费Wi-Fi,不要在Wi-Fi登录页面中输入关于银行卡、证件号、姓名、手机号等信息。

5. 不要轻信来路不明以邮件、短信、电话、网络等方式,以“手机银行升级、激活银行卡账户、积分兑换、中奖等为由的信息,不要点击链接且输入任何关于银行卡号、证件号、姓名、手机号、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切勿点击链接安装任何软件或程序,谨防下载了病毒或木马程序。

(二)设置密码

1.请不要设置简单数字排列的密码或使用生日日期、电话号码、身份证件号码、家庭住址门牌号、邮编号码等有关个人信息的数字作为您的银行卡查询密码、取款密码或支付密码,以防被不法分子破译。

2.切勿将银行卡登录密码、取款密码和支付密码与其它网站或网上商户使用的各类注册密码设置相同,应区分管理,避免因其它网站注册密码泄漏而导致银行卡所有密码同时失窃。

3.银行卡若为单位集体开办,领用后请及时修改初始密码(包括查询密码和取款密码)。

(三)保管密码

1.请妥善保管密码,不要将银行卡账户和密码等信息储存在联网的计算机、手机、电子邮件、以及容易被不法分子窃取的地方。

2.不定期修改银行卡密码。

五、防范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手机短信、电话、网络电话、互联网等传播媒介,以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又称非接触性诈骗或远程诈骗)。

电信诈骗案件手段多样,有冒充国家工作人员的、有冒充熟人的,有发布虚假中奖信息的、虚假购物信息、发布虚假网站的,还有以交友、介绍工作为由的等等,而且犯罪嫌疑人大多为外省人,作案工具和设备也多设在省外或境外,从而增加了公安机关的破案难度。

针对此类情况,广大市民要提高警惕,不要被他人的花言巧语而迷惑,更不能轻信陌生人;收到陌生电话或短信时要有警觉,并非“标准”普通话和其声称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就是真实的,对其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称冻结账户、信用卡刷卡透支等内容,不要轻信,要多咨询一下身边的亲朋好友或子女,同时及时主动向公安机关报警。

【几种主要电信诈骗案件类型及典型案例】

1、以个人信息泄露为由的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社保中心谎称事主医保卡停了,其的医保卡在XX地刷了XX元的药,还都报销了。接着主动帮其转接至XX公安局,对方自称某某警官称事主和一个案件有关联,为了协助查案,要求事主将现金转至指定账户,待案件查清即转回,最终诱骗受害人将银行卡内钱财转入犯罪嫌疑人的账户。案例:201411月,王某接到一个自称是广州社保局的电话,电话中说王某的社保信息泄露,在广州办理社保卡,并购买了大量违禁药物,并询问王某是否知道广州公安的电话,在王某回答不知道的情况下,对方主动提出可以把电话转接过去,然后一名男子告诉王某涉及一件洗钱案件,询问了王某银行卡情况后,要王某将钱转入指定账号以证实王某清白,王某被骗6000余元。

2、冒充熟人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信息渠道获得受害人单位领导、子女或亲友的详细资料,再冒充领导、老师、医生等特定身份,编造理由(如:领导生病、子女在学校受伤、虚假子女被绑架等信息),让受害人向其提供的帐户上汇款。案例:201412月,朱某接到一个自称是元谋县副县长秘书的电话,称其随副县长在云南省交通厅为朱某所在村委会争取项目,需几万元钱感谢厅长,朱某按照其指定的账户汇款后,被骗1万余元。

此类犯罪犯罪分子还会通过盗号软件盗取QQ号,通过备注、聊天记录等分析好友身份,冒用盗取QQ号的身份,以交学费、借钱等理由,骗取受害人汇款。案例:201410月,家住楚雄市的周某的QQ接到公司老公的QQ信息,让其给一个客户付款,后来发现公司老总的QQ号被盗,周某被骗3万余元。

3、以虚假中奖为由的诈骗

此类诈骗犯罪的方法及手段主要是,不法分子往往以公司庆典或新产品促销抽奖为由,通过拨打电话或手机短信的方式通知受害人中了大奖,一旦得到回复,便称兑奖必须另外交纳所得税或者手续费等各种费用,否则不予兑奖,利用受害人的贪利心理,通过电话指引受害人将所谓的中奖需要的各种名目的手续费或个人所得税汇款至其提供的账户。案例:20151月,郑某收到一封信件,信件中称是海尔电器30周年抽奖活动,信内有一张刮刮卡,刮开后说郑某中了100万元,然后让郑某与税局缴纳税金、公证处缴纳公证费等理由骗取郑某20万余元。

4、以虚假网站发布虚假信息为由诈骗

采取网络钓鱼手段,发布虚假购物、火车票、飞机票等网页,以低价引诱事主网上购买,然后利用虚假网络支付平台等手段划转事主网上银行账户资金进行诈骗。案例:201412月,仲某因为要带家人到海南旅游,在互联网上找到一个机票代售的电话,对方接听后告知买机票需转账,仲某转账后对方告知钱转多了,要仲某再转一些一次退款,仲某被骗25万余元。

 

六、金融消费者投诉咨询、受理、处理相关知识

当金融消费者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发生业务或服务纠纷时,原则上应按照以下程序解决:

1、向发生纠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投诉;

2、向涉诉分支机构或营业网点的上级机构(分行或总行层面)反映

投诉热线:

中国银保监会:12378

中国证监会:12386

    中国人民银行:12363

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12315

厦门银行大陆服务热线:400-858-8888

台湾免费客服热线:0080-186-3155

厦门银行对外投诉受理邮箱为:4008588888@xmbankonline.com

 

温馨小秘方

七不要

不要把自己的身份证号、账号、密码告诉别人

不要点击网络上的不明链接或别人发送邮件

不要接受无抵押贷款、高额信用卡办理诱惑

不要用他人手机号办理网银、手机银行业务

不要在公共网络环境、非正规网站下载软件

不要轻信假冒公检法、银行人员的电话短信

不要用他人手机、计算机登录手机银行和网银

办理各类银行业务请留存本人联系电话,不要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温馨小口诀

个人资料很重要,身份证号保管好;

网络银行虽方便,钓鱼网站要辨明;

快捷支付需担心,信息勿让他人知;

账号密码要保管,防范诈骗要牢记!